俗話說“民以食為天”,飲食是生命延續(xù)的基本保證。不同民族,、不同國家都有自己獨(dú)特的飲食文化。
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受中醫(yī)藥理論的影響,,形成了以湯,、粥、茶,、酒作為載體的“藥食同源”理論,。
世人個個學(xué)長年
不悟長年在目前
我得宛丘平易法
只將食粥致神仙
在中國的文化里,粥是養(yǎng)胃氣的最佳食物,。不論是剛接觸谷物,、添加輔食的嬰幼兒,還是大病初愈的患者,,都是以“粥”始建胃氣。
張仲景在桂枝湯的方后,,則注明了“服已須臾,,啜熱稀粥一升余,以助藥力”,??梢娭嗟摹笆秤谩迸c“藥用”功效高度融合。
下面為大家介紹三個粥方:
黃精瘦肉粥,,熬這個粥需要九制黃精20克,,桑葚、熟地黃各10克,,及適量的瘦肉末和大米,。黃精瘦肉粥具有滋補(bǔ)肝腎、烏發(fā)明目的作用,,適合于肝腎陰虛,,須發(fā)早白的人群。
玉屏風(fēng)粥,,熬這個粥需要防風(fēng)10克,,黃芪、白術(shù)各20克,,及適量的大米,。顧名思義“玉屏風(fēng)”就是指能像屏風(fēng)一樣抵御外來風(fēng)、寒等邪氣的侵襲,,因此玉屏風(fēng)粥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,,適合于體虛易感冒、易過敏的人群,。
茯苓苡仁粥,,熬這個粥需要茯苓、山藥各20克,,薏苡仁30克,,陳皮5克,,及適量的大米。茯苓苡仁粥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,,適合于脾虛濕盛的人群,,像重慶等濕氣重的地區(qū),尤為適合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