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來源:今日頭條
新聞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92410930723734025/?app=news_article×tamp=1721180210&use_new_style=1&req_id=2024071709365009750CABE7195A9B47EB&group_id=7392410930723734025&wxshare_count=1&tt_from=weixin&utm_source=weixin&utm_medium=toutiao_android&utm_campaign=client_share&share_token=29d29784-cf80-432e-9815-409763619828&source=m_redirect
每每一到接娃兒放學,,就看到他在教室里搞“小動作”,,不是抖腿就是慫肩,;
一上網(wǎng)課就頻繁眨眼睛,,老師一看,,還以為我們要挾他了喔,;
感冒后吸鼻,、清嗓,,一年都沒好,,看到起心里頭也是慌得很...
這一切看似好動的現(xiàn)象,實則很有可能是因為兒童患有抽動癥,!
什么是抽動癥,?
抽動癥又叫“抽動障礙”(TD),,是一種常見的神經(jīng)精神疾病,起病于兒童或青少年時期,,以不自主,、反復、突發(fā),、快速的,、無節(jié)律性的一個或多個部位運動抽動和(或)發(fā)聲抽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。
家長如何判斷抽動癥呢,?
家長如何判斷孩子只是調(diào)皮搞怪,,還是患上抽動癥?
如果只是孩子行為搞怪,,這是可控的,,是能自主停下來的;而抽動癥是不由自主的,,罹患病癥的兒童往往會發(fā)出和做出自己不想或不能控制的聲音和行為,,尤其需要注意5-10歲的學齡前、學齡期兒童,。
抽動癥的癥狀
以下兒童癥狀皆表現(xiàn)為不受控制地發(fā)生:
1.運動性抽動
常見有:眨眼,、厥嘴、聳鼻,、搖頭,、聳肩、甩手,、抬臂,、踢腿、挺胸,、收腹,、鼓肚、扭腰等動作,。
2.發(fā)聲性抽動
??砂l(fā)出:吸鼻聲、清嗓聲,、咳嗽聲,、尖叫聲、犬吠聲,、咕嚕聲,、污穢言語等。
3.感覺性抽動
患兒在出現(xiàn)抽動癥狀前有局部不適感或先兆,,例如麻感,、癢感,、痛感、熱感,、冷感或其他異樣感,。
有些家長認為“‘抽動’只是個小毛病,長大后就好了”,,真的是這樣嗎?
研究顯示,,一部分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,,尤其進入青春期后,不但抽動癥不能自愈,,而且在成長及發(fā)病過程中還伴隨著學習,、社交、心理和身體上的不同損害,,導致治療難度增大,。
當發(fā)現(xiàn)了孩子身患抽動癥之后,作為家長,,我們應該怎么做呢,?
家長若關注到孩子日常出現(xiàn)怪異的“小動作”,應及時就醫(yī)并遵循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建議進行全面干預和治療,,爭取做到早發(fā)現(xiàn),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。
中醫(yī)治療兒童抽動癥的優(yōu)勢
目前認為飲食,、社會心理(包括生活習慣、家庭環(huán)境,、學校氛圍) 等因素與其發(fā)病密切相關,。中醫(yī)治療本病療效確切,通過口服中藥與中醫(yī)外治結(jié)合等方式,,能顯著減少甚至完全控制抽動癥狀,,改善共患病,降低復發(fā)率,,不良反應較少,,具有較大優(yōu)勢,不失為治療抽動障礙的最佳選擇,。
1.中藥治療
中醫(yī)治療兒童抽動障礙的方法有中藥口服(包括湯劑,、中成藥等)和中醫(yī)外治(推拿、撳針,、耳穴埋豆等),。臨床根據(jù)患兒的抽動時間,、抽動部位、病情輕重,,以及年齡,、就診時間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2.推拿
3.撳針
4.耳穴埋豆
抽動癥患兒的生活飲食注意
1.生活護理:為孩子提供安靜,、舒適的居住環(huán)境,,避免噪音;避免感冒勞累,,合理安排作息時間,,鼓勵患兒多參加文體活動等放松訓練;避免接觸不良刺激(打游戲,、看驚險恐怖片等),;采取積極的心理干預措施,如營造輕松,、和諧,、接納的家庭氛圍,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和理解,,避免過度批評和指責,,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感,讓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支持,,培養(yǎng)孩子積極,、樂觀、自信的心態(tài),。
2.飲食護理:適宜食物:奶制品,、豆制品、海鮮,、動物肝臟,、堅果、薯類,、全谷物,、瘦肉、蛋類,、胡蘿卜,、南瓜、西蘭花,、菠菜,、香菇、藍莓,、草莓,、橙子,、獼猴桃等食物;不宜食物:避免進食咖啡,、濃茶,、碳酸飲料、辛辣,、生冷,、含糖量高、人工色素或防腐劑及添加劑的食物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