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來源:今日頭條
新聞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259312372320387603/?app=news_article×tamp=1690191178&use_new_style=1&req_id=20230724173258838662E720D2261B3F80&group_id=7259312372320387603&wxshare_count=1&tt_from=weixin&utm_source=weixin&utm_medium=toutiao_android&ut
大暑養(yǎng)生
古人將大暑劃分為三候,,分別是:“一候腐草為螢,;二候土潤溽暑;三候大雨時行”,。意思是說:大暑節(jié)氣之后五日,,陸生的螢火蟲開始產(chǎn)卵于枯草上;再五日,,天氣開始變得悶熱,,土地潮濕起來;又五日,,常常出現(xiàn)大的雷雨,,這時大雨使暑氣減弱,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,。
大暑時節(jié)氣候炎熱,,雨水較多,日曬,、暑熱,、水濕互結,達到一年中的高峰,。且暑天人體陽氣浮散于表,,腠理開泄,出汗較多,,容易傷津耗氣,,這個時期調養(yǎng)當以解暑祛濕,,斂陽固表為重點。上述文字對咱老百姓來說可能較為晦澀,,其實歸納起來,就四個三,,分別是:多吃三綠,,常飲三茶,切忌三多,,宜護三處,。下面就一一為大家詳細道來。
多吃三綠
1.苦瓜
《本草綱目》稱其能“除煩熱,,解勞乏,,消心明目”。中醫(yī)認為,,苦瓜味苦,、性嚴寒、能清熱瀉火,,針對毒火上涌引起的口舌瘡,、咽干、咽痛,、癤腫等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,。且其中含有大量纖維素,可促進腸道蠕動,,幫助大便排出,;此外,苦瓜中還含有苦味素,,可健脾開胃,,增強食欲,增加體內以及腸道內的脂肪代謝,,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,。涼拌苦瓜、苦瓜炒蛋,、苦瓜燉排骨等都是簡單方便又健康下飯的家常菜肴,。
2.綠豆
《開寶本草》記載“綠豆:甘,寒,,無毒,。入心、胃經(jīng),。主丹毒煩熱,,風疹,,熱氣奔豚,生研絞汁服,,亦煮食,,消腫下氣,壓熱解毒,?!敝嗅t(yī)認為,綠豆能夠起到清熱和利濕的作用,,而且還可以解毒,;夏季喝綠豆湯,能起到消暑以及利水的功效,。而且綠豆在谷物類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,、熱量較低,對于健康減重,、增加免疫有一定的功效,。不過,如果在服用中藥期間盡量不要吃綠豆,,以免影響到藥效,。常見的綠豆吃法有綠豆湯、南瓜綠豆湯,、綠豆燉鴨肉等,。
3.絲瓜
《陸川本草》指其能“生津止渴,解暑除煩,。治熱病口渴,,身熱煩躁?!敝嗅t(yī)認為絲瓜味甘,、性涼,入肝,、胃經(jīng),,有清暑涼血、解毒通便,、祛風化痰,、通經(jīng)絡、行血脈,、下乳汁等功效?,F(xiàn)代研究表明,絲瓜含有一種對肺炎雙球菌有抑制作用的皂甙成分,這與中醫(yī)認為其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相符,。所以,,在患有感染性疾病時,用絲瓜食療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,,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時,,則能收到較明顯的止咳化痰效果。絲瓜味美,,烹飪方法眾多,,如絲瓜肉丸湯、蒜蓉蒸絲瓜,、清炒絲瓜、絲瓜釀肉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美味佳肴,。
常飲三茶
1.下火茶
“大暑前后,,熱死泥鰍”,此時體內常?;饸廨^重,,因此清熱消暑,適當消火對身體有益,。方法除以上介紹的食療外,,代茶飲也是不錯的選擇。如,,蒲谷丁菊花泡水代茶飲,,具體是用蒲谷丁、菊花,、金銀花,、桂花泡水搭配在一起飲用。蒲谷丁,,有清熱,、解毒、利尿之效,,用其泡水飲用,,可瀉火除濕,改善濕熱所導致的惡心,、舌苔發(fā)黃等,;菊花,能清肝名目,,又能散風熱,、清熱解毒;金銀花,,可疏熱散邪,、清解血毒,,經(jīng)常和菊花搭配使用;桂花,,性質溫和,,擁有獨特的花香,可舒緩情緒,,緩和壓力,,幫助身體對抗“夏乏”。大暑時節(jié),,這樣搭配飲用,,可降溫消暑、清爽解渴,。
2.祛濕茶
大暑時節(jié),,暑濕嚴重,此時一定要注意祛濕排毒,。平時在家可取薏米,、赤小豆、山楂,、陳皮一起煮水喝,,有很好的祛濕作用。薏米,,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將其列為上品,,它可以治濕痹,利腸胃,,消水腫,,健脾益胃,久服輕身益氣,;赤小豆,,也有明顯的利水、消腫,、健脾胃之功效,,增加濕氣的代謝;山楂,、陳皮也都有很好的調節(jié)脾胃,、幫助消化的作用。以此飲用,,可祛濕消腫,、消食解膩。
3.解暑茶
大暑時節(jié),炎熱難耐,,常飲一杯解暑茶,,防暑效果甚佳。在此可運用紫蘇葉,、荷葉泡制一杯紫蘇荷葉代茶飲幫助我們解暑,。紫蘇葉,可發(fā)汗解表,,健脾祛濕,;《本草綱目》記載紫蘇能“解肌發(fā)表,散風寒,,行氣寬中,,消痰利肺,和血,,溫中,,止痛,定喘”,;天熱胃口差,紫蘇有著行氣和胃的作用,,還能減輕生冷食物對脾胃的傷害,。《中國藥茶配方大全》則認為:荷葉具有清心火,、平肝火,、瀉脾火、降肺火以及清熱養(yǎng)神,、降壓利尿,、斂液止汗、止血固精等功效,;且“荷葉減肥,,令人瘦劣”, 中國自古以來就把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藥,,在中藥書經(jīng)的記載中都有“輕身,、化油”的作用,不但能去除體內油脂,,還能改善面色,。兩者相結合能起到清熱消暑、和胃降脂,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,尤其適合血脂高、便秘、肥胖人士作為夏季飲品,。
切忌三多
1.忌大量運動
大暑時期天氣酷熱,,人體陽氣走于肌表,浮散于上,,容易出汗,,往往動即汗出,人體容易感覺疲勞,?!饵S帝內經(jīng)》云“春夏養(yǎng)陽”,暑熱天氣應遵循“少動多靜”的養(yǎng)生原則,,注意顧護陽氣,、保持體力。烈日酷暑應盡量避免外出,,減少露天日曬活動,,以防暑熱高溫汗出過多,損人陽氣,。
日常工作生活注意勞逸結合,,閑暇時間可練字作畫、聽歌閱讀,、品茶賞花以靜心寧神,、斂陽降氣。運動鍛煉宜選擇在氣溫相對不高的清晨或傍晚進行,,但要避免劇烈運動,,以防動陽生熱,泄汗太過而致氣津耗傷,。
此時可選擇較為和緩的運動項目,,如散步、健步走,、瑜伽,、八段錦、太極拳等,,運動強度以微微汗出為度,,切記不可大汗淋漓。如若進行跑步,、打球等強度較大的運動,,應當控制時間,否則運動時間過長,、汗出過多,,不但達不到鍛煉的效果反而容易導致身體虛損,。
2. 忌多喝冷飲
夏季許多人為了解渴就猛喝冷飲,然而一次性喝太多的冰水冷飲,,會增加心臟負擔,,甚至出現(xiàn)心慌、氣短等現(xiàn)象,,不僅會對胃粘膜產(chǎn)生刺激,,也會使血管迅速收縮,對身體健康產(chǎn)生諸多不利,。
所以,,夏季飲水也有技巧,最好是喝溫熱水,,小口慢飲,。一是喝溫熱水更解渴,飲用時可以讓毛孔張開,,促進汗腺的分泌,,從而讓身體中的水分通過毛孔蒸發(fā)掉,帶走體內的熱量,,這就可以給身體降溫,。同時,溫熱水在飲用后會直接被身體吸收利用,,快速緩解口渴,。然后溫熱水還可以幫助去除濕寒,夏天濕氣較重,,而陽氣充足,堅持喝溫熱水可以去除濕氣,,并且相對喝冷飲,,溫熱水更有利于消腫減肥。
3.忌猛吹空調
大暑時節(jié),,很多人喜歡躲在室內開著空調,,一吹就是一整天。殊不知,,這樣溫雖降了,,但其他弊端也突顯了。長時間待在空調房,,由于空氣密封不流通,,很容易因閉塞空間造成大腦缺氧,從而引起頭痛頭暈,,甚至神經(jīng)衰弱的癥狀,。由于天氣熱,,大家穿短袖短褲的概率大,肩關節(jié),、頸部,、膝關節(jié)等長時間暴露在涼風下,容易出現(xiàn)關節(jié),、肌肉疼痛等癥狀,,還很容易誘發(fā)頸椎病、肩周炎等,。
正確做法是空調溫度宜恒定在二十六,、七攝氏度左右,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七攝氏度,,否則易加重體溫調節(jié)中樞負擔,;要經(jīng)常開窗換氣,以確保室內外空氣的對流交換,,開機2-4小時后關機,,然后打開窗戶將室內空氣排出,使室外新鮮氣體進入,,要多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,;有汗時進空調房,切記先換掉濕衣,,擦干汗水,,切勿立于空調風口吹冷風。
宜護三處
1.養(yǎng)心臟
常言道:夏不養(yǎng)心,,冬至重病,。五臟對應自然界的四季,其中夏季對應的是“心”,,所以有“夏養(yǎng)心”的說法,。所謂“心屬火而喜溫”,兩者同氣相求,,心臟最適合在夏季來養(yǎng)護,。
按照中醫(yī)的理論,夏季養(yǎng)生的總原則歸于,,“養(yǎng)心安神,,使血有所主,神有所藏”,。 因此,,大暑更要養(yǎng)心之平,養(yǎng)心之靜,,養(yǎng)心之喜,,要戒怒戒躁,,忌大喜大怒,應保持精神安靜,,情志開懷,,心情舒暢。老百姓常說,,“春困,、秋乏、夏打盹兒,?!毕募菊鐣r分是氣溫最為炎熱之時,且人們午飯后氣血歸于中焦,,常會感到困意頻頻,。所以,適當?shù)奈缢拍芨玫乇U先藗兊木駹顟B(tài),,還可一定程度上預防冠心病,、心肌梗死等心臟病的發(fā)生;但午睡的時間不可過長,,最好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,。
2.保腎氣
許多人認為秋冬之季才需補腎,其實不然,,夏天也是補腎的好時候,。大暑時人體陽氣充足,氣血流通旺盛,,若此時進行溫補腎陽等調理,,可加速祛除體內陰寒病邪,恢復人體陽氣,,為秋冬儲備身體能量,,是治病求本的最佳時機。中醫(yī)認為,,腎為先天之本,,是五臟六腑的根基,,諸臟之陽全賴腎陽以溫養(yǎng),,為陽氣的大本營;若腎陽不足,,則會出現(xiàn)神疲乏力,、畏寒怕冷、腰膝酸軟,、記憶力減退等癥,。 因此,,大暑保腎正當時。
前面就已談到,,飲食起居勿貪涼,,護住陽氣。雖至大暑,,也可在早晨或傍晚時分曬曬太陽,,以曬背為主,借助自然界陽氣來溫通經(jīng)脈,。還可按摩腰部命門穴,、腎俞、氣海俞,、大腸俞等穴和足底涌泉穴,,可起到疏通經(jīng)絡、行氣活血,、溫腎強腰,,激發(fā)腎經(jīng)經(jīng)氣、固本培元的作用,。
3.護脾胃
大暑時節(jié),,雨水多,天氣熱,,氣候潮濕,。中醫(yī)認為,濕屬于陰邪,,而脾喜燥惡濕,,因此在夏季脾容易生病。再者,,夏季人們貪涼飲冷,,喜待陰涼,容易損傷脾胃,,引發(fā)腹痛,、腹瀉、食欲不振等問題,?!端貑枴ち?jié)藏象論》云:“長夏者,六月也,。土生于火,,長在夏中,既長而旺,,故云長夏也,?!遍L夏對應五行為土,五色為黃,,五臟為脾,,所以此時不僅要養(yǎng)心腎,也需兼顧養(yǎng)護脾胃,。
脾胃之養(yǎng)重在飲食,,此時要飲食清淡,不宜食肥甘厚膩之品易傷脾胃,,導致運化失常,。脾胃喜溫不喜冷,不僅要飲食上少吃生冷的食物,;穿衣時也要注意上護脾胃,,中護肚臍,女性還要下護子宮,。如果感覺腸胃不舒服,,消化不好,可以自行簡單的腹部按摩,,一般按摩首先是中脘穴,,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,然后是天樞穴,,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,。按摩手法要輕柔,時間上可以自己掌控,。
講了這么多,,如何將炎炎苦夏變?yōu)橛迫磺逑模鷮W會了嗎,?最后祝大家都能度過一個涼爽愉快的夏天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