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來源:健康報
新聞鏈接:《健康報》(2024年03月15日 第8版)
十二段動功輯錄于清代名醫(yī)尤乘撰寫的養(yǎng)生專著《壽世青編》,。尤乘指出,十二段動功為運導(dǎo)按摩之法,,此法“日行一二遍,,久久體健身輕,百病皆除,,不復(fù)疲倦矣”,。下面對十二段動功的具體步驟進行詳細介紹,。
步驟一:叩齒
嘴唇緊閉,上下兩排牙齒相互叩擊36下,,以叩出唾液為宜,。
功效:齒為骨之余,經(jīng)常叩齒可健骨固齒,,亦可美容養(yǎng)顏,。
步驟二:咽津
將舌抵上腭,當(dāng)產(chǎn)生滿口唾液時,,將唾液咽下,。
功效:潤養(yǎng)五臟、清熱降火,。
步驟三:浴面
將雙手搓熱,,置于面部,做洗臉動作,。
功效:養(yǎng)顏烏發(fā),、延緩衰老。
步驟四:鳴天鼓
雙手掌心緊貼雙耳,,手指置于后枕部,,食指疊于中指之上。食指從中指上滑下,,輕叩于后枕部,,如擊鼓般使兩耳有“咚咚”響聲,。左右手各叩擊24下,。
功效:寧心安神、健腦,,可防治眩暈,、耳鳴、耳聾,、失眠等,。
步驟五:運膏肓
將雙手置于雙肩上,向前,、向后各旋轉(zhuǎn)7次,。
功效:滋陰補陽、寧心益肺,。
步驟六:托天
取坐位,,兩手握拳相對,由下腹部沿前正中線上舉,,舉至眉間翻掌,,雙手掌心向上推至手臂伸直,,最后雙手下落于兩側(cè)膝關(guān)節(jié)。連做3遍,。
功效:祛除胸中邪氣,、調(diào)和氣血、緩解疲勞,。
步驟七:左右開弓
屏住呼吸,,將左手伸直,右手做拉弓動作,,雙眼看右手,,做3次。左右手交替,,反方向再做3次,。
功效:瀉三焦火、祛風(fēng)邪積氣,。
步驟八:摩丹田(僅用于男性)
將雙手搓熱,,左手托住陰囊,右手掌心置于關(guān)元穴(前正中線上,,臍下3寸處),,順時針按摩36次。左右手交替做相同動作,。
功效:暖腎補精,。
步驟九:擦內(nèi)腎穴
屏住呼吸,將雙手搓熱,,擦腎俞穴(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.5寸)及命門穴(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),,每穴各擦36次。
功效:補腎強腰,。
步驟十:擦涌泉穴
取坐位,,用左手掌心擦右側(cè)涌泉穴(足底前部,第2,、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/3處),。左右交替,各36次,。
功效:補腎益精,、助陽安神。
步驟十一:摩夾脊穴
夾脊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,,各脊椎棘突下旁開0.5寸的區(qū)域,。用手掌按摩夾脊區(qū)域。
功效:潤腸通便,、調(diào)和氣血,,有助于預(yù)防痔瘡,。
步驟十二:灑腿
取站位,屈膝提腿,,左右各7次,。
功效:調(diào)和氣血、強身健體,。